第3章 数据链路层

信道

  1. 点对点信道
  2. 广播信道

3.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

3.1.1 数据链路和帧

  • 链路:所谓链路就是从一个结点到相邻结点的一段物理线路。
  • 数据链路:是另一个概念。当需要在一条线路上传送数据时,处理必须有一条物理线路外,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通信协议来控制这些数据的传输。
  • 帧:是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。
  • 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构成帧发送到链路上,以及把接收到的帧中的数据取出并交给网络层。
  • 在英特网中,网络层协议数据单元就是IP数据报(简称为数据报、分组或包)。

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再进行通信时的主要步骤

  1. 结点A的数据链路层把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。
  2. 节点A把封装好的数据帧发送给结点B的数据链路层。
  3. 若节点B的数据链路层接收到的帧无差错,则从收到的帧中提取出IP数据报上交给上面的网络层:否则丢弃这个帧。

3.1.2 三个基本问题

1. 封装成帧

  • 定界符SOH:Start Of Head
  • 定界符EOT:End Of Transmission

2. 透明传输

  • 通过插入转义字符“ESC”解决传输数据与界定符混淆的问题。

3. 差错检测

  • 误码率
  • 循环冗余检验CRC(Cyclic Redundancy Check)的检错的技术
  • FCS:帧检验序列。

3.2 点对点协议PPP

3.2.1 PPP协议的特点

1. PPP协议应满足的需求

2. PPP协议不需要的功能

3.2.2 PPP协议的帧格式

1. 字段的意义

2. 字节填充

3. 零比特填充

3.2.3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

3.3 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

3.3.1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

1. 以太网的两个标准

2. 适配器的作用

3.3.2 CSMA/CD 协议

3.4 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

3.4.1 使用集线器的星形拓扑

3.4.2 以太网的信道利用率

3.4.3 以太网的MAC层

1. MAC层的硬件地址

2. MAC层帧的格式

3.5 扩展的以太网

3.5.1 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

3.5.2 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

1. 网桥的内部结构

2. 透明网桥

3. 源路由网桥

4. 多接口网桥--以太网交换机

3.6 高速以太网

3.6.1 100BASE-T 以太网

3.6.2 吉比特以太网

3.6.3 10 吉比特以太网

3.6.4 使用高速以太网进行宽带接入

3.7 其它类型的高速局域网货接口